福島縣
常常聽人說,旅行中最難忘的其實並不是美景和美食,而是與當地人交流後得到的溫暖人情及旅行中所發生的故事,這一次的福島縣濱通之旅著實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而且當我知道這次旅行會有與當地人一起料理的機會時,我就在想如果能帶台灣的食材一起去的話該有多好,這樣才算是真正的雙向交流。沒想到真的有台灣的食材耶,剛好我家公婆和小姑去了一台灣,從台灣帶回了許多伴手禮,其中有一樣是乾燥的香菇,大塚婆婆超愛的,激發了我的靈感,想說當地人也一定會喜歡。所以我把之前剩下一些我家阿嬤專程請埔里的朋友準備,讓她寄來日本的乾燥香菇,通通帶去福島了。
是說~這個埔里乾燥香菇會被我做成什麼料理呢?請跟著我來一趟與福島當地人民交流的感動之旅!葛尾村&小高區&飯館村之「福島濱通希望無窮」深度體驗吧...
葛尾村ZICCA
第一天上午當我們來到「葛尾村ZICCA」時,就被告知要煮一鍋25人份的白米飯,然後再由主人千惠子婆婆用事先調理好香氣非常濃郁的「香茸」入飯拌勻。據說「香茸」比號稱香菇之王的松茸還珍貴稀有喔,難怪我在日本住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看到呢,好期待啊~~~
當我把新米放進一個大鋼鍋裡後,我問:「水要放多少呢」?下枝桑說:「用手稍微量一下就好」!我心想:我的手和你的手大小差很多耶,用我的手量準嗎?
此時千惠子婆婆說話了:「沒關係,我用眼睛看一下就好,我們都是沒有在計算的啦!」對耶~我家阿嬤也是這樣,頓時讓我有種回到老家的感覺,跟這裡的名字ZICCA(日文發音就是老家的意思)一樣耶!
接著用來煮飯的武器太酷了,燃料是自帶油質易燃的松樹枝、樹皮和木材,都是大自然界的天然物資,相信煮出來的白米飯一定無比美味!
趁著煮飯的時間我和婆婆回到廚房製作一大鍋味噌湯,還好我在東京已被我們家那一群吃貨訓練過,所以手腳還算俐落!
做好味噌湯後白米飯也煮熟了,天啊~這粒粒分明的模樣就已經讓大家口水直流!
更厲害的是,當婆婆把那傳說中比松茸還珍貴的「香茸」放進白飯中攪拌時,大家的五官都沸騰了,整間房子裡裡外外香噴噴,難怪叫做「香茸」,真的超香的!!!
大家已迫不及待地想先品嘗一口,是說~這一口也太大一口了吧,根本就是先吃掉了半碗飯(笑)!
不單單只是香茸飯,千惠子婆婆事先準備好的家常菜超級豐富的,想必她一定準備了好久,彷彿在等外出工作的子孫們回來一趟品嘗她的料理般,那種甜蜜的情意遠遠勝過任何勞累。
婆婆再把她釀造的梅子蜜汁拿出來,伴隨著歡樂聲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奇怪剛剛明明偷吃了將近半碗分量的香茸飯還是飢腸轆轆,原來最樸實無華的家常菜最讓人開胃啊~~~
飯後由下枝桑教我們製作「線香」,用的幾乎都是葛尾村的天然植物。
先將基本的本體製作出來後,再加入自己喜愛的味道捏成我們想要的形狀,最右邊的那一個三角飯糰就是我的作品。我加入的是松樹的味道,相信帶回家點燃後,房間會充滿森林的香氣...
由在葛尾村土生土長的下枝桑企畫的各種交流體驗活動(只提供日文服務),主要在民宿設施「ZICCA」舉行,看著下枝桑和千惠子婆婆之間宛如家人般的交流,不自覺地自己也加入了,這就是「葛尾村ZICCA」的魅力,有興趣的人可以查閱他們的官網喔。
地址: 福島県双葉郡葛尾村大字野川字十良内118‐2
官網:ゲストハウスZICCAの宿泊予約はこちらです | 葛力創造舎
牛屋の牧場&MELTY SHEEP
牛屋的負責人吉田桑告訴我們,在311地震發生後當葛尾村被告知全村必需避難時,很多畜產業者都是放棄自己畜養的動物離開,但他和他父親卻堅持帶著牛隻們一起走。當他們把畜牧場全部清空時,吉田桑說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幕,並決定一定要再度回來重建他們的家園!
吉田桑果然做到了,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牛屋」,還更進一步採用永續經營的循環法,讓牛糞在高溫下殺菌後再度利用變成牛隻們的床鋪。
吉田桑讓我們看經過殺菌乾燥後的牛糞,鬆軟不臭,牛隻們在上面生活非常舒適喔~~~
吉田桑還說他這裏所飼養的動物,每一種都有不同的使命,例如貓咪是為了嚇走跑來偷吃飼料的老鼠,而山羊可以將雜草吃得整整齊齊,根本不需要依靠勞力去處理,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法則」,好有智慧的想法啊~~~
而且他會依據不同功能的牛隻給予不同的飼料,只是當我們聽到:因為外界對葛尾村的米還是心存芥蒂,只好把本來種植給人吃的米在還沒完全長成之前收割下來給牛吃,所以可以看到地上的稻草上還附著著稻穗,真的好可惜啊。其實剛剛我們在「葛尾村ZICCA」吃到的當地新米非常好吃說,沒想到葛尾村面臨風評被害的關係,導致這裡的馬是吃米長大的,因為米銷售不出去。
除了飼養和牛外,吉田桑還把自己獨特的和牛飼養法用在飼養綿羊上,因而成功經營出一個人氣品牌「Melty Sheep」,而且據說太受歡迎的關係,常常供不應求呢。
從北海道引進來的小羊們,在吉田桑精心管理培育下,都變成肉質柔軟美味、自帶甜味,脂肪入口即化的「Melty Sheep」。目前在「ジンギスカン誠 郡山店」和「ジンギスカンYOSHIHIKO 麻布十番」這兩間店可以吃到,或是在「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前的自動販賣機買得到冷凍的「Melty Sheep」。看到這裡是不是跟我一樣,很想品嘗看看「Melty Sheep」和一般的羊肉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就是自帶甜味,脂肪入口即化的「Melty Sheep」喔↑↑↑
令人驚訝的是「Melty Sheep」的羊毛除了被拿來做成西裝外,還被做成滋潤度頗為優異的保養品,且上了新聞報導呢。我們試用過後都覺得其吸收效果很好、保濕力十足,果然是「Melty Sheep」的厲害之處啊!
從吉田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在銳利中隱藏的溫柔,尤其是在看著他的牛隻與羊群們時,於果斷富有挑戰精神的行事態度下,用柔情與愛意飼養著自己的動物。聽說吉田太太是一位獸醫,曾經問過吉田桑:「你會娶我是有目的的吧!」(笑)
地址: 福島県双葉郡葛尾村大字上野川字仲迫27-11
官網: 株式会社牛屋|黒毛和牛と純国産羊の飼育|福島県双葉郡葛尾村
⾥⼭の宿みどりの⾥せせらぎ
今晚下榻的飯店是簡單樸實的日式風格旅館,使用當地「五十人山」地下水的浴場,其獨有的軟水性質具有不錯的放鬆效果,睡前泡個舒舒服服的澡,可幫助睡眠一覺到天亮。
旅館內的居酒屋「政」,採用當地食材製作的日式家常料理讓人有回家吃晚餐的感覺。其中熱騰騰的火鍋裡有當地的香草雞,再仔細一看竟然還有水餃,最後再放進拉麵當結尾,雙重碳水化合物出現了,大家吃得好飽足啊~~~
早晨房間窗戶外面看到的景致↑↑↑
第二天在美麗的山里風光中醒來,已進入秋季尾聲的時節還是如此色彩繽紛,陪伴著我們一起踏上旅程...
地址: 福島県双葉郡葛尾村大字落合字菅ノ又6番地5
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杜鵑花)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傳達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等資訊和地方魅力的「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あぜりあ指的是葛尾村的象徵花卉杜鵑花),這裡的建築物還曾在2020年榮獲Good Design特別賞喔。將過去與現代融合並致力於保存往昔文化是其一大宗旨,因此可以看到新建的「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與以前留下的倉庫並存的風貌,毫無違和感。
建築物裡也可以看到運用具有大約200年歷史的古民房所留下來的木材,做為屋樑的一部分或重新利用成為桌椅等等,雖然古民房已經不再了,但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中,將大家對這片土地的記憶與居民的生活風貌傳承下來。
裡面有一區展示並販賣葛尾村的當地物產,以及附近幾個村落所組成的「浪漫街道」之相關產品,當地代表食材做成的各類商品、各種職人們的工藝品、當地產業的品牌等等,都可以在這裡購入。
我對這個「凍み餅」非常有興趣,據說只有在冬季才能製作,是糯米和一種當地山菜所做成的,利用冬天零下的溫度冷凍起來並乾燥後就可以保存,在其他季節溫度回暖時也不會變形喔。要吃的時候用水泡軟後再煎來吃,可以沾黃豆粉、黑糖蜜、甜醬油等食用,喜歡麻糬的我好想吃吃看啊~~~
另一區則是展示著從各地來的藝術家在葛尾村所創作的各種藝術,運用藝術的方式來傳達當地的山里風光、生活風貌與人文特色等等,讓大家用另一種方式來認識葛尾村的魅力。
例如:這個由藝術家鮫島弓起雄運用服裝設計,將葛尾村東北部集落「野行地區」的傳統舞蹈「野行宝財踊り」呈現出來的作品,可以用手機掃描後觀賞其舞蹈表演,引起了外界不少關注。
這就是販賣「Melty Sheep」冷凍商品的自動販賣機,竟然賣光光了!果然非常受歡迎~~~
我在這裡吃到了地方特產荏胡麻(えごま)做成的冰品,口感和滋味都非常特殊,之後會在文章中介紹。
大家以後若有機會前來葛尾村,建議可以先來「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參觀拜訪、收集資訊,會對當地有很好的初步認識。
地址: 福島県双葉郡葛尾村落合落合20−1
官網: 葛尾村復興交流館あぜりあ
葛尾村大尽屋敷公園
這次11月下旬來福島本來沒有期望可以看到紅葉,沒想到今年天氣比溫暖讓我遇到了紅葉的尾聲真幸運!
AOSUBASHI
「AOSUBASHI」是一間由東京移住到小高地區的森山桑所經營的複合設施,由震災前已存在的壽司店改建而來,但為了保留當地人對這片土地的念想,仍然將之前壽司店的招牌和店裡牆上的菜單保留下來,連名字也是從原名「青葉壽司」的日文字母重新排列組成的。
最早是一間將日本各地麵包以冷凍保存方式販賣的店舖,為的是讓從震災避難回來的當地居民,在生活物資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可以吃到各地美味的麵包。
後來藉由和居民們的交流也漸漸在店裡擺放一些他們需要以及期望的商品,於是「AOSUBASHI」變成一間宛如和居民們一起經營的複合式店鋪。此外店裡還提供由世界冠軍級咖啡師製作的頂級精品咖啡,以及以相馬野馬追的御神旗為靈感設計的三色汽水,還有店家自己的原創商品呢。
每個月也會邀請不同的料理人提供特色餐點,讓顧客每次來都有不同的體驗和新發現,二樓則有適合辦公和遠端工作者使用的共用工作空間。
另外還有一個共同分享的展示櫃,有居民們想要分享的書籍、為莉卡娃娃製作的衣服展示、手工藝品、鋼彈收集品等等,可以感受到主人和居民們之間緊密的交流感。
當天我們在店裡充滿陽光的用餐空間裡享用了一段美味的午餐時光,聽著森山桑述說自己因被東京的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而移住此地的十年歲月。從原本預計在此停留兩三年就離開的心情,轉變成留在此地已超過十年的心路歷程,讓我深刻感受到,若不是真心喜歡上這個地方、愛上與當地居們之間的交流,是不會有這些行為和行動力的。
我問森山桑:「未來還想做什麼挑戰呢?」森山桑回答:「希望我能取得地方交流館的民營機會,為小高地區的居民們做更多事,讓他們的生活更富有...」我想他說的富有指的是身心上的富有,像他自己一樣,當我們身心感到開心才是真正的富有啊~~~
官網: aosubashi アオスバシ
おれたちの傳承館伝承館
這是一間在2023年新開的傳承藝術博物館,主要透過藝術家們的視角來傳達311地震及福島核災的記憶,不僅讓人們能將福島核災的教訓作為一個課題,以真誠的表達方式重新審視,也讓世人有一個見證歷史的地方。
牆上掛的是地震後在限制通行的地區裡所留下來的白蘿蔔,幾年後再回去時發現已呈現半化石化的模樣,真是讓人觸目驚心啊~~~
中間矗立的是由雕刻家安藤榮作先生所創作的「鳳凰」,看我站在旁邊可以襯托出其高大的模樣。上方天花板的部分則是山內若菜女士的畫作「命之輝煌」,據說最佳的觀看方式是躺在榻榻米上的視野,果然我躺上去後所看到的畫面除了更齊全外,還有一種置身於畫中、被畫擁抱的感覺,好神奇啊~~~
非常幸運的是,當天山內若菜女士竟到現場為我們解說她製作這幅「命之輝煌」的心境與過程,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與體驗,能夠親眼見到畫家本尊!
內若菜女士說從2013陸續到福島核災當地的牧場收集資料與靈感,看到因核災生病或被處分的各種動物以及視家畜為家族一份子的飼養者們悲傷不捨的樣貌,還有災區所發生的生離死別場景,讓她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與無助,因此一開始她的畫作是黑白的。
山內若菜女士繼續娓娓道來,但即便如此,生命不該是這樣的,我該傳達的並不是生命悲哀無助的一面,而是活著真好的意義。世上的確有許多悲慘的事、善與惡、正義與不公平都同時存在,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更要讓生命更有希望且閃閃發亮,就是這幅畫作「命之輝煌」的本意,活著的我們才有無窮的希望!
於是「命之輝煌」從一開始的黑白變成了彩色的模樣,同時畫裡面的各個角落都隱藏了各種寓意,當每個人在現場看到時還可以跟自己的故事共鳴,期望大家親自去觀看挖掘...
其實在山內若菜女士說明的時候,她的表情有喜有悲,有時還泛著淚光,可以感受到她真的是用真性情在創作的,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閱讀她的著作。
非常難得可以拍到作家與作品在一起的畫面,只是這個作品非常獨特地陳列在天花板上,要一起入鏡還不太容易呢...
二樓還有許多其他藝術家的作品↑↑↑
一樓後方有一個紀念品販賣處↑↑↑
建築物外面也陳列了一些震災的相關作品,而這一對鳥的作家在附近經營的民宿就是今晚我們要入住的地方喔。
「おれたちの傳承館伝承館」的館長中筋先生是一位攝影師,這一次也很幸運有機會可以看到他出版的攝影集,是中筋先生申請許可進入管制區裡拍攝的作品。
我問:「開在這個小高地區是不是沒有什麼觀光客會來呢?」中筋先生說:「也許沒有很多觀光客,但只要對311及福島核災有興趣、關心真相、想更加了解的人要來參觀,這就夠了!」
地址: 福島県南相馬市小高区南町2丁目3
官網: おれたちの伝承館・もやい展・moyai | 3.11 東日本大震災
haccoba小高駅舍釀造所&PUBLIC MARKET
位於JR常磐線上的小高車站,本來是一個無人車站,2024年2月日本首座無人車站釀酒廠和選物店在此開幕了,裡面還附有舒適的公共交流空間。
店內販售當地伴手禮、原創商品、生活雜貨等,旅客們可以在裡面享受購物的樂趣並稍作休憩。
另外也可以喝到在「小高醸造所」和「浪江醸造所」所製造的各類精釀日本酒,以及頗受學生歡迎的冰棒和以前曾在營養午餐中出現的人氣可麗餅。
建議大家可以參加裡面的試飲體驗,500日幣就可以試喝三種口味的精釀日本酒,其中有釀造所自己的經典和最新商品,也有和各種品牌聯名合作的限定款,都各有特色。喝完後可以感受到haccoba精釀日本酒獨特的發酵口感和滋味,宛如日本酒的雞尾酒版本,與平常我們喝到的日本酒很不一樣喔,可說又是另一個嶄新的世界,大家不妨親自體驗看看。
地址: 福島県南相馬市小高区東町1-140
官網: haccoba -Craft Sake Brewery-|ハッコウバ クラフトサケブルワリー
KIRA(希來)
在小高車站前方不遠處有一間看起來非常有質感的選物店「KIRA」(希來),於2021年為了讓當地居民也可以享受生活品質,能夠與福島縣各地質感物品相遇而開幕的。
主人是由琦玉縣移住過來的平岡桑,本來是為了尋找一個實體店展示自己製作的手錶為出發點而經營的。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以前在東北從事過花火職人的相關工作,在311地震發生後,深感自己應該為同處於東北的福島做一些什麼而決定移住到小高,同時將手錶的生產以福島為據點,而「KIRA」(希來)就是唯一的實體店。
除了手錶外,店內也有用自己養殖並生產的蠶絲做成的洗臉用品,而且以前他還是一位花火職人,平岡桑的人生太精采了吧!
店裡有各式各樣的獨特商品,都是從福島縣裡精選而來的,會津本鄉燒、大崛相馬燒、會津漆器等傳統工藝;各地區的鄉里物產、以及平岡桑自己喜愛的精選品牌等等,提供當地居民和旅人們一個與各地逸品邂逅的機會。
平岡桑說自己是一個腦海裡想到什麼就會想去實現的人,因為深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的關係,馬上行動才不會有遺憾,難怪他的人生如此精彩!
地址:小高区東町1丁目37
官網: KIRA(@kira_odaka) • Instagram写真と動画
小高街道的夜晚散策
冬日夜晚的小高街道在一些點燈裝飾的陪襯下別有一番風味,燃起了我們外出探訪的興致...
發現了一間頗具特色的書店,竟然是韓國知名作家柳美里經營的個性書店,柳美里的《JR上野駅公園口》榮獲全美圖書受賞獎,店裡陳列了各國不同的版本喔。
店裡的圖書以各種有趣的主題,跳脫一般格式的陳列方式排列,喜歡閱讀的旅人們可以在這裡找到不一樣的圖書視野與樂趣,看我是不是頗為享受其中呢...
聖誕節氣息也瀰漫在街道中,攜家帶眷而來的居民們臉上都掛著笑容呢~~~
雙葉屋旅館
在「KIRA」(希來)隔壁的「雙葉屋旅館」就是我們今晚下榻的地方,其實「KIRA」原本是旅館主人小林友子婆婆所經營的,後來租借給平岡桑使用。友子婆婆可說是在避難令解除後最早回來復興家園的一批,據說在311地震時海嘯曾湧至旅館門口。如今「雙葉屋旅館」還能保持原貌成為小高地區唯一的一間旅館,都得歸功於友子婆婆充滿活力致力於重建並積極參與當地各種復興活動的關係。
溫馨樸實讓旅人有回家的感覺是友子婆婆經營旅館的理念與魅力之處,隔壁的平岡桑也是一開始在還沒找到適合的房子時先住進來,結果一住住了兩年到現在都捨不得離開,可能就這樣一直住下去了(笑)...
旅館內陳列了許多福島與烏克蘭之間的交流紀錄,頗讓我驚訝的是,友子婆婆竟然在2013年和先生一起訪問烏克蘭,牆上還放了一些友子婆婆當時親手照的相片!好佩服婆婆的行動力,在核爆復興的工作上是不分國際與人種的,全世界應該一起來守護自己的地球和家園。
晚餐是友子婆婆的拿手料理,鮮美生魚片及和牛壽喜燒的組合已讓我們的食慾大開,再搭配可口美味的家常小菜和暖心暖胃的味噌湯,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此時看到隔壁的平岡桑與友子婆婆如同家人般的相處模式,馬上理解平岡桑不急著找房子的理由了,住下來的話可以每天吃到溫暖身心的料理,要是我也不走啦~~~
第二天在溫暖的陽光及營養健康的早餐中醒來,用完早餐後彷彿要從家裡出門般,友子婆婆送我們到門口,囑咐我們要回來看她...
友子婆婆的笑容是所有旅客們印象最深刻且難忘的回憶,也是地方復興的一大活力,希望有機會能再度回到這裡看婆婆的笑容,聽她說:「お帰り」(歡迎回家)。
官網: 双葉屋旅館|南相馬市|小高駅前旅館|futabaya-inn|小林友子
小高神社
從旅館出來後我們散步到小高神社,這裡是參與相馬野馬追祭典的三大神社之一,這次會來此是想看看境內的那顆超大銀杏樹的黃色葉子是否還沒掉光。
沒想到我們來的正是時候,不僅依然黃澄澄的元氣滿滿,風一吹下了好幾場銀杏雨,地上也鋪上了銀杏地毯。而且這裡根本沒有人潮,由我們獨佔這顆巨大的銀杏樹、獨走銀杏地毯。昨天在葛尾村走楓葉地毯,今天在小高走銀杏地毯,日本秋天最美的風物詩都被我體驗到了,真開心~~~
小高交流中心
走完銀杏地毯後來到「小高交流中心」逛逛每周四五六日舉行的小高市集,販售當地的新鮮蔬果,由當地的生產者拿來擺設,並以誠實投幣的方式交易。
除了新鮮蔬果和各類加工品外,也有各種手工藝品和福島縣內的精選商品。每一個攤位都有生產者的照片,讓人可以知道生產者是誰而安心購入。
「小高交流中心」也是居民們可以輕鬆隨意聚集的場所,看著爺爺奶奶們一邊擺設攤位一邊閒話家常的模樣,不禁讓人深刻感受到,雖然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無論有沒有盡頭,只要能跟所愛的家人在一起,再怎麼堅難都會走下去的...
地址: 南相馬市小高区本町二丁目28番地
官網: 小高区復興拠点施設「小高交流センター」/南相馬市公式ウェブサイト -Minamisoma City-
從「小高交流中心」出來後,我們搭上JR常磐線來到相隔兩站距離的「原ノ町駅」開始第三天的旅程,前往「飯館村」囉...
氣まぐれ茶屋ちえこ(千榮子)
「氣まぐれ茶屋ちえこ」是由千榮子婆婆經營的農家家庭料理餐廳,提供懷舊溫馨的農家家常菜,總是吸引不少人前往品嘗,據說每天端出來的菜色不盡相同,就算常常去也吃不膩喔。
在古意盎然的圍爐上擺滿了當天我們的午餐,實在是太豐盛了啦!有婆婆當場現炸的季節天婦羅、日式經典家常滋味的煮物、下足功夫製作的各式小菜、放冷了更有口感的舞菇炊飯等,每一樣都讓人想細細品味。
而且我終於吃到了當我們第一天去葛尾村就見識到的「凍餅」,類似將麻糬煎熟的口感,吃進嘴裡多了些許山牛蒡葉(一種山菜)的味道,淋上用醬油、味醂和砂糖做成的醬汁,甜甜鹹鹹的很快就被我吃光光了。還有那個蜜漬無花果和被煮得超級柔軟入味的昆布,我都非常喜歡...
千榮子婆婆曾被邀請到美國舊金山參加日本領事館舉辦的天皇生日慶典招待會,帶著她自己釀造的「白狼」酒祝賀,並向國際宣傳日本福島的魅力,是唯一代表福島的光榮喔。覺得自己太幸運了,能拜訪千榮子婆婆的餐廳並享用她的料理,又是一件可以跟親朋好友們說嘴的事。
地址:福島県相馬郡飯舘村佐須200
官網: 飯舘村 気まぐれ茶屋ちえこ
村カフェ753
吃完了午餐我們來到「村カフェ753」購買採用當地食材做成的特色貝果,由東京移住來此的田中女士所經營,座落在被大自然包圍的山里風光中,讓人身處其中不禁也悠閒放鬆起來。
店內手工精心製作的原創貝果會隨季節變化而更新,春天的櫻花風味、夏季的藍莓、秋冬的南瓜、當地特產荏胡麻(えごま)等,由於手工製作數量有限,當天的貝果賣完後就會關店囉。
田中女士的手工貝果不僅讓人品嘗到當地的季節更迭,同時也感受到了飯館村的自然與人情味。
地址:福島県相馬郡飯館村深谷字市沢193-1
いいたて結い農園
上面文章中提到的飯館村特產荏胡麻(えごま)是近年來頗受注目的食品,降低膽固醇和抗氧化的主要功效讓荏胡麻的商品愈來愈受歡迎也愈來愈多樣化,很開心有機會可以來「いいたて結い農園」參觀他們的農園和生產狀況。
「いいたて結い農園」堅持實行無農藥栽培,從摘種、除草、收成到篩選、包裝等全部手工進行,完全不仰賴機器。我們去的時候正看到一群婆婆們在篩選收成後的荏胡麻,將破損不完整的荏胡麻和混合在其中的雜物去除,每個人認真的模樣好純樸真實喔~~~
我也加入其中跟著一起作業,把雜物去除後再稱重裝入袋子中密封起來,貼上標籤、插入簡介就大功告成了,著實感受到「いいたて結い農園」至精至誠的農園理念。
接著再去參觀他們製作荏胡麻油的過程,同樣也是全部手工,從榨油到裝瓶作業都是當地居民們親手完成,更有一份珍貴感。而且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些荏胡麻還是2021年跟著東北復興宇宙太空船去宇宙旅行的荏胡麻後代喔。
今天能夠跟著三瓶理事(最左邊)和工作人員一起工作,更可以感受到大家對這片土地的守護情懷,想為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力、想快樂地生活在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大家的笑容就是我這次旅程中最美的風景!難怪他們的商品上有一個大大的「笑」字~~~
當我們從農園裡出來的時候,剛好遇到絕美的夕陽餘暉,打從心底祝福這些回到家園打拼的居民們,早日完成自己的心願...
地址: 飯舘村飯樋字笠石140-1
官網: いいたて結い農園
「いいたて結い農園」的荏胡麻商品可以在附近的道路休息站買得到,我們還吃到了撒上荏胡麻的冰淇淋,大家吃了一口都馬上驚呼:好香醇濃厚喔~~~
田舎レストランLa Kasse
今天的晚餐是一頓很特別的日法融合料理喔,運用餐廳自家農園以及飯館村的當地食材來料理出個人風格濃厚的日法料理是「田舎レストランLa Kasse」的魅力之處。由飯館村出生長大的佐藤主廚所經營,店名是由當地方言和法語結合在一起的創新詞彙「La Kasse」,意旨:過來坐坐,吃點東西吧!
當前菜沙拉和濃湯上桌時就驚喜地感到這一餐很不一樣,濃厚的和洋綜合感在一路上大多是傳統日式餐點的旅程中有令人眼睛一亮與轉變氣氛的作用,於是我的五官都跟著愉悅起來!
在香濃無比的南瓜濃湯和爽口清脆的沙拉之後是一道大蒜風味非常入味的蒜香管麵,飯館村特產的大蒜果然是該道菜的靈魂。加上相馬產的吻仔魚與新鮮進貨的白色花椰菜合作無間,互相襯托出對方出色一面,在場的每個人第一口就被其美味征服了!
接著登場的是採用當地黑毛和牛做成的燒烤牛肉,看這美麗的鮮紅色澤可以預知其鮮嫩的口感,果然吃進嘴裡大家都連連點頭稱讚:好嫩!好好吃的和牛喔~~~搭配的醬汁甜美中散發著淡雅的果香與開胃的微酸,原來主廚在經典的紅酒醋醬裡多加了當地一種類似藍莓的紫色小果實「なつはぜの実」,和燒烤牛肉好對味。
最後是我很喜歡的柿子當飯後甜點,為我們今晚的美食饗宴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每個人都吃得既飽足又滿足~~~
洋溢著自由奔放氣息的佐藤主廚說他從高中時代就希望當一個廚師,這麼早就能找到自己喜愛的興趣並成為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從主廚的笑容中能明顯感受到他很享受其中,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佐藤主廚的料理充滿鮮明的色彩與活力,讓享用料理的饕客們也從中獲得滿滿的能量,很開心自己見識到了「La Kasse」的美味與能量。
地址:福島県相馬郡飯舘村二枚橋本町193-3
官網: La Kasse オーナーシェフ 佐藤雄紀さん|飯舘村の食と暮らし web magazine
宿泊体験館きこり
今晚下榻的是在大自然懷抱中能忘卻時間流逝的「宿泊体験館きこり」,主要提供無膳的純住宿,房間內空間寬敞舒適。鄰近的「村民之森あいの沢」有露營的場地,這裡光害很少,在夜晚可以看到滿天星空喔。
另外也有小木屋的住宿類型,旁邊有森林有湖泊、還有散步步道,清晨起床在湖邊散步一定神清氣爽、好不愜意~~~
地址: 福島県相馬郡飯舘村深谷市沢166-6
GUEST HOUSE COCODA
最後我們要拜訪的是前高校老師大澤桑所經營的民宿「GUEST HOUSE COCODA」,矗立在田野中,提供前來住宿的旅人們可以參與各種農村體驗,藉以振興因震災而衰退的地方,為復興家園盡一分力。
此時此刻我帶來的台灣乾燥香菇終於登場了!!!
我們今日的午餐就是要用從大澤桑的農園裡採收大白菜、大白蔥來做菜,大澤桑說他可以做一個以冬瓜入菜的料理,而我要做的就是我拿手的餃子。而且還要在餃子餡裡放入台灣的乾燥香菇一定會更有韻味,這就是我把埔里的香菇也帶來福島的原因啦。
走進屋裡發現裡面有一些台灣的元素,原來是大澤桑很喜歡台灣的關係,有一些住宿的旅客是台灣人外,他自己也曾去過台灣交流,所以他對台灣存有一份親近感。
我指著地圖上的南投對他說,這次帶來的香菇是從南投埔里來的,也是我父母親出生和我生長到小學二年級的地方喔~~~
屋裡主要有四個溫馨的房間以及舒適寬敞的公共空間,我非常喜歡面對田園的露臺座位區,感覺在這裡泡一壺熱茶或咖啡享受晨光與夕陽,會是一件療癒十足的事,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純粹。
接著馬上出發去田裡採收我們今日午餐的食材,用現採的蔬菜現做料理,太奢華了吧!而且大澤桑田園裡的大白菜和大白蔥長得真好,一看就知道是在細心照顧下長大的。
大澤桑問我:「要用白色的還是紫色的大白菜呢?」我說:「當然是用特殊的紫色大白菜囉,這次我要做一個獨一無二台日結合的餃子,只有今天才吃得到!!!」
這是大澤桑要用的冬瓜,他本來以為會種出西瓜來的,結果不知為何卻種出了冬瓜,但我看這冬瓜也很奇特,沒關係~反正今日的菜色就是獨一無二啦~~~
首先先把台灣乾燥香菇用水泡軟↑↑↑
接著大家分工合作把各項食材切細、切碎、切成小塊↑↑↑
天啊!這個畫面太溫馨祥和了!一位台灣大師級的作家兼講師、一位日本企業界的活力小哥,用剪刀幫我剪台灣香菇,這時間的流逝真是歲月靜好啊~~~
最後就由我來調味把餡料揉出黏性來↑↑↑
用紫色的大白菜和台灣來的香菇所包成的餃子,從外觀就很不一樣,有一種獨有的特別感,想必連滋味也是一絕!!
此時大澤桑的冬瓜勾芡料理也完成了,大家看了肚子咕咕叫、口水掉滿地!
每個人包的形狀都不太一樣,我還包了長方形,想說可以煎成鍋貼的樣子給日本朋友們品嘗看看。
我將包好的餃子做成煎餃、水餃和水餃湯,一餃三吃,讓大家吃個過癮!
鍋貼也煎得非常成功,總算鬆了一口氣↑↑↑
將將!這就是我們今日的台日友好料理,用的是從台灣來的和日本在地的食材,由台灣和日本兩方人馬一起完成,過程中有說有笑太開心了!!
淡紫色的水餃好漂亮喔,其實紫色的大白菜和白色的滋味差不多,但在顏色上多了一種夢幻感,裡面還有台灣香菇,很特別吧。
大澤桑還把他和東京大學農業部合作釀造的啤酒以及他收藏的台灣啤酒拿出來,又是一個台日友好的畫面。大澤桑的精釀啤酒是用生的啤酒花製作的,當天現採當天釀造,所以製作出來的啤酒非常濃厚香醇,帶著啤酒特有的苦味後勁,相信愛喝啤酒的人會愛上這一味的。今年釀造的數量全部售罄,據說明年大澤桑要增量釀造並帶去台灣介紹,希望大家有機會喝得到囉~~~
在以前的旅途中大多是品嘗當地人為我製作的料理居多,這次非常特別由大家一起洗手作羹湯,還讓當地人品嘗到我們台灣的食材,感覺更有互動且樂趣更多,我想這就是大澤桑經營「GUEST HOUSE COCODA」的主旨吧。大澤桑說在旅人們入住期間他會陪著大家一起到田裡採收農作物然後一起料理、一起吃飯喝酒、一起聊天,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去找他,讓牆上的留言愈來愈多...
地址:福島県相馬郡飯舘村飯樋字原358
官網: ゲストハウスCOCODA
之前在幾次拜訪福島時就已經非常尊敬福島人們的生活態度,也被他們在艱難的情況之下仍友善對待世人、保存著樸實純真不變的個性給大大感動。此番更深入這幾個在震災時被下避難令的地方更深刻感受到當地人們守護家園的情懷,無論是從避難地回到家鄉重建的人,還是從外地移住進來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想為這片土地做點什麼,讓生活更美好、未來更有希望。
我不禁試問自己,311災難已過了十幾年,福島的人們都已昇華到為自己的家園而活並天天努力著,我們外界的人應該也要跟著昇華到另一個層次吧,不要再受限於過去!用支持與一起守護的心態來看待這片土地,相信我們會看到更美更真實的福島...
文/圖 大塚太太